航都院(中国)

航都院小程序

航都院智库

回到顶部
首页  >  About AIC  >  Publication

行业资讯 | 粤港澳大湾区的宏图大志,3亿旅客吞吐量

来源:开锐研究中心
2020-07-27
作者:开锐研究中心



7月2日,广州举行第147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育新机开新局”之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会上,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青峰介绍,到2025年,广州将基本建成与国际一流湾区和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广州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基本建成。其中,广州将在白云机场T3航站楼规划设置高铁站,机场航站楼将规划引入新的高铁、城际、地铁线路,规划建设白云机场内部和机场至北站的快速轨道捷运体系,实现机场与市中心30分钟通达,与珠三角主要城市60分钟通达。

空港:202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1.05亿人次

       周青峰介绍,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空港,广州将全面增强白云国际机场综合承载力,完成白云机场三期建设,建成具备5条跑道、3个航站楼的一流国际枢纽机场,202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1.05亿人次,远期达到1.4亿人次(6月28日三期征拆安置区已经开工,年内新开工机场三期)。此外,着力构建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3060”交通圈,实现机场与市中心30分钟通达,与珠三角主要城市60分钟通达。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将高标准构建多层次空铁联运体系,在T3航站楼规划设置高铁站,机场航站楼将规划引入新的高铁、城际、地铁线路,规划建设白云机场内部和机场至北站的快速轨道捷运体系,实现空铁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营。在加快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方面,广州将积极推进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空港经济区复制推广,完善机场与空港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促进机场和空港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广州航空产业价值创新园。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冯志坚介绍,预计到2025年,跨境电商枢纽港各片区开发成熟,预期港内流通跨境电商商品货值超过3000亿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届时,广州空港经济区将逐步发展成为跨境电商业务全球优选地。

轨道:大湾区城市中心1小时直达

       围绕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十四五时期,广州将重点推进一批纳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的重大枢纽和通道项目,加快国铁、城际、地铁一体化建设,建成以广州为中心“极轴+放射”的大湾区城际轨道网络。具体而言,要实施广州铁路枢纽能级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白云站,以国际先进城市中央火车站标准实施广州站、广州东站改造工程,构建“三站一体”、紧密联动的中心城区组合枢纽,逐步优化形成“多站布局、多点到发、客内货外、互联互通”枢纽格局。对外联通方面,构建区域轨道联通网络。抓紧推进南沙至珠海中山、广州东至天贵、芳村至白云机场、佛山经鱼珠至东莞等城际项目,构建完善湾区城际轨道网络;加快完成广中珠澳高铁前期工作,强化广州与珠江西岸城市沟通联系,推进广佛、穗莞轨道交通深度融合,打造广佛、深港、珠澳湾区发展极之间的高速轨道,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1小时直接通达。推进广州地铁和湾区城际铁路一体化运营方面,周青峰透露,广清城际(即广州至清远城际铁路)预计今年10月底开通,由广州地铁开展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后续将逐步推动广州地铁和珠三角城际铁路实现“一张网、一张票”一体化运营。

广州港:2025年实现货物吞吐量6.6亿吨

       2019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27亿吨,同比增长12.6%,居全国第四、世界第四;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23.6万标箱,同比增长6.1%,居全国第四、世界第五。为建设国际一流强港,推动广州港由吨位大港转为价值强港,广州力争到2025年实现货物吞吐量6.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00万标箱。广州市港务局副局长袁越介绍,为减少疫情对港口生产的影响,广州港码头在疫情期间维持24小时运作。2020年1-6月,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0546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9万标箱。6月份集装箱完成206.38万标箱,创近年来单月集装箱吞吐量新高。当前,广州正推动以南沙港区为核心优化港口功能布局,重点推进南沙港区四期、五期工程、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等一批专业化码头和深水泊位建设;实施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广州港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工程、桂山锚地扩建等工程建设,有效提升港口群出海航道、锚地适应能力。

路网:广佛莞市中心60分钟互联

       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华南的“三环十九射”骨架高快速路网的完善中,将新建广连高速、扩建街北高速,加快推进从埔高速、增佛高速、南中高速、佛江高速北延线等项目建设,构建东西、南北双通道,疏解广州过境交通。为强化珠江东西两岸高速联系,将加密珠江过江通道,开工建设莲花山、狮子洋等一批重大过江通道。提升广州中心城区至白云机场、广州北站、广州南站等主要交通枢纽、外围区中心、南沙明珠湾、中新知识城等重点功能区以及佛山、东莞中心城区共8个方向的快速直达水平,推进实施一批高快速通道项目,实现广州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中心、重点功能区直达时间30分钟以内,广州市中心与东西两翼佛山、东莞城市中心直达时间60分钟以内的“3060”时空目标。

香港

       总台央视记者今天(10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今年上半年,国开行向粤港澳大湾区提供融资总量2002亿元,有力支持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源。据介绍,国开行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今年以来,国开行授信97亿元支持银洲湖高速公路建设,促进江门等沿线城市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6月,国开行牵头21家银行与香港机场管理局签署350亿港币银团贷款协议,支持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其中,国开行将向该项目提供100亿港币融资支持。预计该项目完工后,香港机场每年可处理1亿人次客运量及890万吨货运量,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在深圳,国开行推出多项举措,积极支持深圳市科技企业发展。此外,国开行今年还向深圳的高技术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支持,上半年发放贷款80亿元,惠及34家科技型企业。根据规划,2019年至2022年期间,国开行将向粤港澳大湾区累计提供融资总量1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这一计划已完成54%。(总台央视记者 王雷)

深圳

       6月17日,深晚记者探访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及其配套工程在建项目,3800 余名建设者正加紧施工。该项目计划于 2021 年年中交付使用,届时,深圳机场 T3 航站楼将通过旅客捷运系统与卫星厅连接。未来,还将通过捷运系统连接 T4 航站楼,成为大空港片区重要枢纽。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机场在用的 T3 航站楼设计年吞吐量 4500 万人次,随着深圳机场航空主业快速发展,2019 年旅客吞吐量已超过 5000 万人次,T3 航站楼达到了设计容量。为更好地服务深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圳机场加快推进新一期扩建工程,提升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更好地支撑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图片1.png

                                                              正在建设中的深圳机场卫星厅

深圳机场航站楼卫星厅项目总投资额约 109.4 亿元,包括卫星厅工程、配套工程、供油工程等三个部分。卫星厅总建筑面积约 23.5 万平方米,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指廊屋顶采用大跨度钢桁架 + 钢网架结构,预计将于 2021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卫星厅共设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上首层到四层分别主要用于行李装卸、国内到达、国内出发和"两舱"候机,地下一层主要为捷运站台、行李分拣机房。在造型设计上,卫星厅将采用" X "构型设计,设有 53 个廊桥机位。深圳机场卫星厅位于 T3 航站楼北侧,机场一跑道和二跑道中间。作为 T3 航站楼功能的延伸,每年可为 2200 万人次旅客提供候机和中转服务。根据设计规划,卫星厅建成后将主要提供国内旅客在此候机、到达及中转服务,而旅客的始发终到手续(包括值机、托运、安检、行李提取等)仍将在 T3 航站楼完成。为有效缩短旅客步行距离,提升旅客乘机出行体验,未来卫星厅将通过旅客捷运系统与 T3 航站楼相连接。捷运系统高峰期的行车间隔在 2-5 分钟,旅客从 T3 航站楼坐到卫星厅,大约只需要 3 分钟。除了便捷高效的捷运系统,深圳机场在卫星厅流程设计时,以方便旅客为前提,通过对卫星厅建筑空间和路径的系统设计,可提供快速、便捷的中转服务,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中转保障能力。据悉,未来旅客可在此实现国内转国内 30 分钟内完成、国际转国际 45 分钟内完成、国际国内互转 60 分钟内完成的便捷中转体验。

深圳机场卫星厅项目效果图.png

                                                                  深圳机场卫星厅项目效果图

      中建股份深圳机场卫星厅及其配套工程项目执行经理李宗阳表示,卫星厅工程地下正负零楼板全面浇筑完成,为后续钢结构施工提供了场地保障,东侧廊桥钢屋架完成近 70%,西侧廊桥主体结构如火如荼施工中,预计 9 月初可实现钢屋架合拢,2021 年中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文章原出处:开锐研究中心

作者:开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