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都院(中国)

航都院小程序

航都院智库

回到顶部
首页 >  国际智库 > 国际专家委员会 > 相关阅读

航空都市理论模型

来源:Wiley-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20-07-08
作者:
下载附件


如今,以机场为核心的航空都市正成为新的城市增长极——区内临空产业欣欣向荣,配套民生开发不断完善。“航空都市”作为一个动态城市发展概念,颇具前瞻意义。依托机场及综合路面交通设施,航空都市犹如一张网,将高附加值、高时效性产业与远在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客户及合作伙伴联系在一起。

 图一:航空都市缩略图

aerotropolis_7x5_300_EdgeCity.jpg 

 

航空都市通常位于市郊,布局仍保留传统都市形态。区内核心为航空城——机场及周边商圈,周边环绕产业走廊,集聚临空产业和住宅地产开发。各部分相互依存,有机共生。 

航空都市可分为功能形态、空间形态和互通连接三大部分。功能形态,主要包括经常在机场集散的公司旅客。空间形态,包括机场周边及地面交通走廊开发。将空间和功能形态综合起来的,便是互通连接功能。地面交通网络为航空都市锻造骨架,在此基础上,商业“肌肉”才能附着其上,不断壮大。 

根据航空都市模型,在规划之初,规划者应更多考虑连通所需时间和成本,而非区域空间和距离。航空都市若规划完善合理,能够发挥“城市管道”的作用,减少空间和距离导致的时间成本,提升企业和区内经营者营运效率。飞机航线扩大了城市管道的触脚,融入“物理互联网”中,实现远距离客货快速流动。枢纽机场则是支持这个物理物联网的“路由器”。

航线网络和全球本地对接,奠基航空都市基础。枢纽机场及其周边区域则发挥商业磁石和城市经济催化剂的作用。航空都市凭借其完善的物流和商业设施,为临空企业和旅客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吸引高科技企业、精密制造业、跨境电商、先进商务服务公司和企业总部纷纷入驻。 

目前,航空都市的形态仅仅反映其历史发展轨迹。随着全球化发展,航空相关资金涌入,航空都市亟需调整布局,联合各方利益,综合规划企业工厂设址,与机场及周边地区协调规划。

航空都市融合机场、城市和商业选址三大因素,凭借高度流动的人才和物流资源,形成独具优势的新经济区域,塑造理想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航空大都市理论黄金环 中文.png 

 图二:航空都市黄金圈

航空大都市理论黄金环 中文.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