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都院(中国)

航都院小程序

航都院智库

回到顶部
首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资讯

航空都市周报(第四十七期)

来源:航都院(中国)
2021-09-22
作者:航都院(中国)

(一)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


1.福州国际航空城建设按下“快进键”
一天一个样,一月大变样。8月25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全面获批,标志着工程前期工作圆满完成。另外,长乐区今年重点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45项总投资205.6亿元产业项目,其中40个项目已动工建设;6项总投资52.7亿元的基础设施已交付使用……福州国际航空城建设按下“快进键”。


image.png

机场扩建


年吞吐量可达3600万人次
根据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与省发改委联合批复内容显示,长乐国际机场二期航站区工程包括新建T2航站楼、T1航站楼改造、交通中心及停车楼、地面停车场等工程。2030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600万人次使用需求。
此次批复更加明确T2航站楼建设内容。T2航站楼主楼为地上4层,高度39.7米,南、北指廊高度均达25米,南指廊为地上3层,北指廊为地上2层,均为双面候机。
批复内容还包括航站区及工作区土石方工程、机坪塔台工程、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工程(包含机场员工培训中心与运控中心、联检大楼与公安大楼、陆侧安保设施等工程)、公共配套设施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特种车辆设备等。批复的工程总概算为209.93亿元。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航空枢纽,此次扩建将极大提升机场运行保障能力,提升空港辐射带动作用,对福建、福州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枢纽节点,促进福州都市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聚
临空经济示范区规上企业达267家
在临空经济示范区,总投资6.3亿元的京东“亚洲一号”福州长乐物流园项目,2020年下半年投用后,已实现冷链、医药、中小件电子等自营订单及平台订单生产、分拣及销售服务智能化。仓库使用地狼机器人自动拣货、组装包裹,效率是传统仓的两倍多,每天的出货量可达1.1万至1.12万件。
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项目托起临空经济示范区腾飞的翅膀。近年来,临空经济示范区以现有临空产业为主导,持续聚焦临空物流集群、临空制造基地、数字生态圈等主导核心产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020年,临空经济示范区规上工业产值近1300亿元,税收11.3亿元。
截至今年8月份,临空经济示范区规上企业达267家,形成以网龙公司智能教育小镇为龙头的信息科创产业;以菜鸟、京东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产业;以德诚黄金为龙头的文化创意产业;以骏鹏智能制造、国发重工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新华源、永荣锦江为代表的纺织智能制造产业;以金强、博那德为龙头的装配式建筑产业。
建设提速
今年重点推动45个产业项目
在临空经济示范区,恒美光电偏光片项目已完成地下室施工,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福美显材贴合项目也已开始桩基施工。据悉,包括上述两个项目在内,福米智能智造产业园还将建设金锐显商业显示主板项目、智能电视基地2个产业链项目,总投资预计达120亿元,旨在打造国内最大、产业链条最全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
长乐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长乐区大力推进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在已编制11项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面积近千亩的福米产业园初步总评方案,构建“一核四区”产城空间格局。
今年以来,临空经济示范区重点推动45项总投资205.6亿元产业项目,已完成投资56.84亿元,其中40个项目已动工建设。在深入推进“数字·绿色”重点技改专项行动中,首批生成技改项目16项,总投资68.1亿元,动工建设15项,计划年内投产8项。临空区安置房棋山小区、临空区医院等6项总投资52.7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均已交付使用。
通达而平坦的道路上汽车往来不息,绿树红花映衬下幢幢高楼勾勒出城市的轮廓,林立的塔吊在项目工地挥舞转动……福州国际航空城,欣欣向荣。
(二)广州市临空经济示范区
1.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项目预计2025年底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
“十四五”期间,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备受关注,其中主要建设内容是什么?建设周期和进展情况如何?规划建设有哪些特色和亮点?9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长冯兴学向媒体进行了详细介绍。
项目概况及进展
据悉,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项目设计目标年为2030年,预测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80万吨、飞机起降量77.5万架次。在现西一跑道西侧915米处建设3400米×45米的西二跑道;在现东二跑道东侧1530米处建设3600米×45米的东三跑道,飞行区指标均为4E。在东二和东三跑道之间建设42.2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24.2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前综合交通中心和停车楼,14.4万平方米的东四西四指廊,以及空管、油料设施,货运、生产生活辅助用房及公用配套设施等,总概算约569亿元,其中机场工程 537.66亿元,空管工程27.55亿元,油料工程4.4亿元。


image.png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于2020年9月27日正式开工,计划于2025年底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目前正在施工的项目包括东四西四指廊基础、飞行区土石方与地基处理,以及T3航站楼基础工程等。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项目特色及亮点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以建设“世界级标杆机场”为目标,以创新思维开展规划建设,采用了一系列的新规范、新技术应用:
(1)领先的“智慧机场”建设。白云三期扩建工程结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北斗等新技术,同步建设数字孪生机场,将T3建成“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人工智能机场,逐步建设成一个覆盖更广的智慧机场,实现绿色便捷、智慧管控、协同高效、云上智能机场,全面提升机场运行效率、服务品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全机场统一的大运行、大服务、大安全和大资源管理的创新应用平台,实现安全运行保障有力、生产运行高效协同、旅客出行便捷舒适、环境生态绿色和谐。
(2)新跑滑标准的首次应用。国内首次采用915米的跑道间距,在国内4E级以上机场中首次采用172.5米的最小跑滑间距,充分利用跑道间用地,实现有限资源条件下的机场容量最大化。
(3)全面采用智慧建造技术。三期扩建工程采用了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全阶段、全专业、全业务落实有机场建设行业特色的BIM应用。还采用了数字化施工手段,为飞行区、航站区施工土方及土溶洞处理提供了数据支持,有效节省了造价。最新开发完成的工程管理系统,为三期扩建提供了各参建方全员参与的工程信息管控平台,结合可视化手段,实现了工程管理智能化、高效化、精确化。
(4)全国领先的绿色三星航站楼。T3航站楼充分考虑本地建筑风貌,开创性地在大型航站楼屋面应用薄壳建筑蒸发冷却系统,国内首先设计建造近零能耗登机桥,结合玻璃幕墙可调节遮阳系统、光伏发电、高效机房等先进低能耗技术,综合建筑节能率达到15%以上。项目绿色建材使用比例达到70%。结合以上多种适应性绿色建筑技术手法,打造一座全国领先的三星级绿色航站楼。
(5)集合多种交通方式联运的航站楼综合体。三期扩建工程同步引入穗莞深城际、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22号线北延段)、广河高铁、广中珠澳高铁等轨道交通以及第二机场高速公路接入机场,T3交通中心可实现空铁旅客的无缝衔接。T3航站楼将是白云机场集航空、公路、铁路(城轨)为一体的多式联运的交通综合体,并与第一航站区一道实现白云机场与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通达,与珠三角各城市60分钟通达,形成“3060”交通圈。
(6)机位多和效率高。T3航站楼在设计上突出机位多、效率高的功能,通过组合机位近机位数可在53-59个之间转换。航站楼造型上收窄东西两翼,结合H型与X型的组合优势,东西指廊采用前列式设计,可实现更多机位同时独立运行,达到空侧运行效率最高的目的。以人为本的流程设计有效缩短了旅客从T3航站楼中央区域至四个指廊登机口及中转流程的平均步行距离,从而实现无需捷运系统即可满足3000万旅客的正常使用。
(7)T3航站楼与综合交通中心采用综合体设计。旅客进、出港各项流程导向清晰换乘便捷,综合交通中心在轨道交通站厅层嵌入航空值机托运功能,乘客下车即可值机,真正实现“零换乘、一体化”空铁联运,打造了“路、轨、空”一体化联运的航站楼综合体。
(8)极具岭南特色的城市门户。T3航站楼以“花”为设计主题,航站楼第五立面如鲜花盛放,形成“羊城花冠”这一建筑意象。T3航站楼内部建筑全面按花园机场的理念进行设计,在交通中心和T3航站楼的中轴线上打造一轴两园的岭南园林及公共艺术展示区,形成白云机场独具风采的城市门户形象。
(三)鄂州市临空经济示范区
1.建好空港枢纽“大平台”,打造鄂州发展“主引擎”
建好空港枢纽“大平台”,打造鄂州发展“主引擎”
——市政府副秘书长、临空经济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尹彬


image.png

新机遇、新发展、新征程。市临空经济区作为我市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的前沿阵地,承载着鄂州百万人民的期望,全区上下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武鄂同城、城乡融合”的发展定位,构建“一核两极多点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抢抓国家加快内陆开放建设的重大机遇,主动担当作为,从“五个坚持”着力,全力建好空港枢纽、产业新城、开放平台,高质量打造鄂州未来经济发展“主引擎”。


(1)坚持高点定位,全力打造湖北对外开放“空中出海口”。
依托鄂州花湖机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优势,创新空港型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模式,提升高端资源配置力和全球影响力,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努力打造立足中部、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大枢纽、大通道、大平台。一是全力加快机场建设。临空经济区因机场而立、依机场而兴,服务保障机场建成建好是全区的首要职责,我们将咬定“今年建成校飞”的既定目标不动摇,围绕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落实“任务、责任、时限”三项清单,倒排工期,高标准、高质量服务推进机场主体工程、转运中心和航空基地、航油工程等系列工程建设。切实履行属地责任,联合机场公司等项目单位,明确专人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防控措施,做到工作协同、信息互通、应急联动,常态化抓好机场防疫安全,狠抓配套建设保运营,按照“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要求,专班协调服务,强力推进征拆,一线攻克难题,协助各相关单位加快机场配套工程建设。二是整体谋划空水联动。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港口、机场联动发展经验,统筹谋划建好建强鄂州花湖机场和三江港(未来托管区)、燕矶港,加快核心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建设,推进“铁、水、公、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打造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三是内外互动扩大开放。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开放政策,加快推动全国唯一空港、水港天然无缝衔接的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争取鄂州花湖机场片区纳入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扩区范围,提升鄂州市对外开放水平,奋力打造湖北“空中出海口”。
(2)坚持产城融合,全力加快建设空港枢纽、产业新城。
按照“以产促城、以城壮产、产城融合”的思路,推动产城同建、双轮驱动。一是高品质建设新城区。加快“五横六纵”骨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临空经济区通达能力。服务保障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期)、会展中心、高端酒店加快建成,引进优质国际学校,补齐公共医疗、文化会展、商务酒店、优质教育等城市功能短板,为产业聚集、人口导入作支撑。2020年已陆续启动“五横六纵”道路、医院、学校、综保区(国际货站)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配套项目,总投资200多亿元。今年将继续启动19条新建道路和优质学校、高端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在2—3年时间内完成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区域产业、人口承载力。二是高标准打造产业园区。按照临空产业指向等级,优先发展智能制造、航空物流、医疗健康、光电子4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综合保税区、光电子产业园、智能制造和航空物流产业园、医疗健康产业园、顺丰10平方公里产业园等“一区四园”建设。加快土地储备和开发,建设标准厂房,完善水电路气及污水处理等配套建设,为产业落地提供成熟载体。创新园区运营服务模式,引入一流运营商参与园区运营管理,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园中园”,形成一流的管理运营服务体系。三是高质量发展临空产业。紧盯飞机改装维修、综合仓储物流及分拨、高值生鲜农产品交易加工、中部医疗供应链中心、高端智能制造、大数据及供应链管理、快时尚零售及跨境电商、临空生产性服务业等八大产业集群,适时举办国际路演,用好各类招商平台,创新招商方式,放大产业基金作用,紧盯产业链头部企业和价值链高端企业,大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企业和项目,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辖区设立制造、研发、交易、结算等基地。
(3)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探寻具有鄂州特色的开发区发展模式
大胆创新、先进先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鄂州特色的开发区发展模式,推动“小地方”干出“大事业”。主要抓好“八大创新”。一是创新人事管理制度。继续推进机关全员聘任制,大力吸引招商引资、综保区建设管理等高素质人才和特殊人才,通过改革的办法、良好的环境解决高端、急缺人才不足、人才引进难、留下难的问题。对标岗位职责,设定每年每岗工作任务,强化考核,用实绩论英雄,以实绩发放薪酬,营造干事创业的正能量环境。二是创新产业政策体系。学习看齐先进地区,结合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进一步梳理新区现有政策,从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创新方向入手,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对标先进、对标需求,聚焦企业关注的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保障等方面,出台具体可行的条目式政策,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和愿望,扶优扶强骨干企业,见苗浇水、精准滴灌。大力培育和引进外向型经济,以大型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龙头、进出口服务商、大型仓储配送运营商为重点,夯实开放型经济产业基础。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市场化投融资体系,加强与金融机构战略投资合作,综合运用股权、债权、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工具,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合作进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区内设施建设强度,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四是创新海关口岸监管模式。创新以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为终极目标,通过具有前瞻性的口岸设施及开放平台建设和体系化的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在临空经济区打造“国内最优,对标国际”的贸易便利化改革示范区。五是创新生态治理模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长江大保护、河湖库水体治理、森林防火,荒山绿化、山体修复、上花马湖、黄田湖湿地项目建设,在生态基底区调整部分建设用地,引进相关市场主体,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努力打造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六是创新社会治理能力。以“村改居”创新突破,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途径,强化社区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建共治。在已建成的燕矶、杨叶等安置小区筹备成立以党员为主的业主委员会,引进高端“红色物业”,组织开展以“党建进小区、组织进楼宇、服务进家庭”为内容的“三进”活动,构建起“小区+楼栋+党员+住户”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组织体系,并通过群众“点单”、支部“传菜”,推进精准服务进家庭。探索建立“定评议”工作机制,让村规民约“大家定”、大事小事“大家议”、治理成效“大家评”,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七是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利用毗邻机场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高效特色作物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新兴产业,补齐产业链短板,实现城乡全方位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四宜”美丽乡村。八是创新城市运营管理。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充分发挥鄂州临空集团的平台功能,整合资源、创新思维,统筹策划城市综合管廊、主题公园、特色文化街区、体育与文化中心等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的运营管理,将前沿技术与城市治理运营有机联系,塑造具有智慧系统、文化性、时代感的城市发展模式。
(4)坚持党建引领,全力锻造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发展蓝图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将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持之以恒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让事业在优秀干部推动下兴旺发达,让干部在推动事业发展中健康成长。一是突出选人用人的标杆。严格把好政治关、廉洁关,以换届为契机,推动区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系统性重塑,加快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牢固树立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选人用人“风向标”,把政治上有担当作为根本,把能力上能担当作为核心,把工作上敢担当作为重点,大力选用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的干部。结合花湖机场建设,面向全球、全国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加快培养一支熟悉机场运营、空管、物流、海关等业务的人才队伍。二是强化选拔考核的导向。时刻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秉承追求卓越、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围绕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事业发展需要,用干部、考核干部,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合理设置量化指标,做到因岗选人、人岗相适,让想干事的有舞台、能干事的有平台、不干事的有危机。三是形成“比学赶超”的常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谋划开展“比学赶超”活动,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以干部的新面貌、新作风创造建设发展的新成果。不断提振全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和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奋斗理念,着力塑造敢闯敢试、善做善成的临空精神,大力培养有眼光、有格局、有魄力、有能力的新鄂州人。
(5)坚持统筹协调,全力打造高效、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
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系统观念,以高效、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保障经济建设。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学习上海经验,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畅通“一网通办”,加快开通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更好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系统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确保现有认领的2779项事项外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加大对区、乡镇、村(社区)工作人员政策和业务培训,全面落实“一网通办”。做实“一窗通办”,强化集中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进一步提高项目立项、工建、施工等事项审批办结效率。推进政务事项流程优化,除工程建设、施工工程或其他须现场核验外,实现其他事项办理时限不超过1个工作日。事项“综窗”受理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探索“跨省通办”,结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开设鄂州市首个“跨省联办”窗口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经验、加强沟通,推动更多在外就学、务工、经商的本地户籍人员可在异地他乡申办医疗、就业、教育等高频服务事项。推行“帮办代办”,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帮办代办,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确保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门”,实现“一站式”服务,打造环境最优、体验最好的星级政务服务。二是千方百计保障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政策研究,狠抓工作落实,统筹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服务群众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大拆大建期间社会大局平稳有序,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结合实际,新设立了英山(城郊结合区域)、燕矶、杨叶3个新社区,选优配强社区书记、工作力量,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5所新办幼儿园、2所新建安置小区小学9月1日将正式开学。新建区人民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7月份将建成投用。建立健全就业需求、贫困劳动力和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台账,组织“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线下招聘、点对点招聘等活动,不断促进就业。三是守好安全稳定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措施,强化工地、燃气、学校、宾馆、餐饮、福利院等重点领域日常巡查监管、隐患排查,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大规模推进征地拆迁中,坚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摆在首要位置,工作中既以政策为衡量尺度,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公平公正,又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尽可能照顾群众特别是特殊群体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要求,以“大拆快建、快建大变”的城乡新环境、居民新生活,真正让群众共享新区建设发展的“红利”。


1.促进民航业复苏六大对策


民航局提出促进民航恢复发展的六方面对策,


image.png

日前,民航局召开9月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提出了促进民航恢复发展的六方面对策。


截至目前,民航安全目标、建设目标、服务目标均符合预期,民航安全运行态势保持总体平稳,航班正常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运输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从相关数据看,运输航空实现持续安全飞行“120+12”个月、9595万小时,连续实现231个空防安全月;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全年进度的60%,民航“三中心”、成都天府、青岛胶东等一批重点工程投入使用,全国运输机场数量达246个;航班正常率85.45%,各项为民实事也在积极推进;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仅完成全年目标的56.5%、53.7%和64.5%,运输生产目标不及预期。
在当前疫情防控、企业亏损、安全压力交织的形势下,民航局推出促进民航恢复发展的六方面对策。
(1)坚守航空安全底线 夯实行业恢复发展基础
去年疫情之初,民航局针对民航商业航班量锐减、应急运输任务多、一线人员心理压力大等运行风险,及时强调防“忙”中出乱、防“闲”来麻痹、防“慌”中出错,牢牢把住安全工作的主动权。今年以来,民航业增强“政治年、开局年、复杂年”安全意识,坚持民航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方法,认真落实“六个起来”要求,深入开展“问题隐患清单清零”行动,民航安全运行态势保持总体平稳。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在民航恢复发展的关键阶段,更是不能麻痹大意。民航业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化运用系统观念和方法,提升民航系统安全管理效能。将在集中开展“问题隐患清零”行动的基础上,坚持“六个起来”不松劲,扎实推进民航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切实盯紧盯住重点单位、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将持续开展“三个敬畏”宣传教育,强化“三基”建设,深化班组建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决做到“上天必须安全,隐患留在地面”,努力实现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目标。此外,将加强安全信息闭环管理、规范管理,为民航恢复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筑牢民航疫情防线 增强行业恢复发展底气
今年以来,民航恢复发展遭受了多次境内外疫情的干扰冲击。民航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要求,遵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很好地落实了“认真、科学、冷静”的原则,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


image.png

疫情反复是影响民航业恢复发展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民航业将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工作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防控措施。针对“外防输入”,严格做好国际航班和口岸机场疫情防控、国际客运航班审批程序、查验驻外使馆发放的国际健康码、国际航班机组人员境外管理和个人防护,严密监控旅客身体状况,严格落实航空器检疫消杀责任、国际客运保障“四指定”和“两集中”要求,执行国际客运航班熔断措施。针对“内防反弹”,严格落实旅客健康码查验和测温等工作,持续做好候机楼区域通风和消毒,严格落实一线工作人员防护装备标准、一线工作人员闭环管理,加强一线人员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杜绝疫情通过航空渠道传播。针对“人物同防”,严格落实国际货运保障人员“四固定”,严格落实入境货物防疫管理,对入境货物进行风险分级管理,特别是对高风险国家来华货物加强检测和预防性消毒。


(3)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激活国内航空市场潜力
尽管今年以来受疫情及油价、汇率变动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但要看到依托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我国航空市场空间潜力巨大。民航业将坚定行业恢复发展信心,深入分析后疫情时代航空市场变化,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各单位将根据旅客多元化需求,推出个性化、差异化、针对性的航空服务产品,最大程度激活航空市场。航空公司将兼顾当前与长远、近期效益与持续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创新服务产品,提升服务品质,突出民航的比较优势,避免恶性竞争造成机票“白菜价”;立足国内航空需求这一战略基点,积极推广通程航班服务,推进干支、支支、支通航线互联互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航线,激活三四线城市潜在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反应敏感度,加强市场开拓、航班调整、机票销售、退改签的灵活性,加大对新增航空人口的精准营销力度。机场将发挥对本地航空市场熟悉的优势,积极整合相关政策和特色资源,加大市场推介力度。各单位将利用好《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等政策,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产品。
(4)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扩大企业降本增效空间
前期,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安全恢复发展,民航局调整航线、时刻、航权以及运力等管理政策,出台了鼓励灵活使用航班时刻、推动国际地区航班时刻向国内航班时刻有序流动、放开货机白天时刻限制、鼓励“客改货”等一系列针对性的临时政策措施,开通不少“绿色通道”,提升了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对促进行业恢复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民航局将对前期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进行梳理,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因时因势调整相关措施,更好地促进行业恢复发展。


image.png

在航线航班方面,民航局发布了新的国内航线航班评审规则,优化了货运航线航班政策,航空公司申请一次即可获得全部国内货运航线许可,且无班次量限制;取消了北京两场货运航线航班的限制;取消了核准航段航班的总量限制,降低了中小机场直达北上广航线的准入门槛条件等。同时,优化调整航线航班管理程序,简化审批流程。这将给航空公司及时调整航班计划提供很大便利。在飞机引进方面,近期新版《民航局运输飞机引进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运输飞机引进管理权限,优化了飞机引进项目办理程序,将为航空公司引进飞机尤其是境内货运飞机、国产飞机提供极大的便捷性。在航班时刻方面,今年冬航季航班时刻政策将更加灵活宽松,继续支持航空公司有序开展航班时刻的交换、共同经营,支持客运时刻转变为货运时刻使用,支持国内航空公司国际地区航班时刻转为国内航班时刻有序流动,支持国内航空公司充分利用外国航空公司无计划运营的航班时刻,以充分盘活利用好航班时刻资源。在关键人力资源方面,考虑到受疫情影响,对国际航班机组人员的防控管理日益趋紧,民航局已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力争统一的机组人员防控管理政策,对国际航班机组人员采取不同于普通入境旅客的隔离管控措施,通过采取全流程封闭管理、加大核酸检测频次等措施,实现机组人员可连续执行国际航班,以满足航空公司运行的基本需求。


(5)释放运行保障能力 确保运输生产平稳顺畅
今年4、5月受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恶劣天气和其它空域用户活动的影响,航班正常率一度跌入低点,直接影响航班总量稳步增长。
对此,民航空管等部门将深挖内部潜力,降低外部因素对航班运行的影响,加大繁忙空域和航路优化力度;各机场将积极取得地方政府支持,改善当地运行环境。将充分发挥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功能,加强航班运行协同管理。将努力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准性,科学研判对空中交通能力的影响。极端天气情况下,气象部门应及时发出天气预警,空管部门将因为天气原因造成的空中交通通行能力变化、运行限制,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向行业公布;公司得到信息后,及时评估,确定应急处置方案,迅速调整航班计划;恢复阶段,围绕空中交通能力改善,机场、公司提前做好运行准备,及时疏散航班。
(6)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助力航空企业纾困解难
去年疫情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指导下,民航局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出台一系列“点穴式”的扶持政策为企业纾困。对执飞国际航班的中外航空公司和重大航空保障任务给予专项补贴,免征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延长亏损结转年限,对运输飞机改装安全电子设备、运输机长技术熟练训练给予补贴,降低机场、空管和航油等服务保障环节收费,对航空器客改货项目、执飞客改货国际航班给予补贴等一揽子“16+8”项政策,给航空公司年减负约100亿元,并为航空公司争取银行流动资金优惠贷款1100亿元。在政府支持和企业自身努力下,民航保住了行业发展的基本盘。


image.png

今年以来疫情多次反复,行业运行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民航局积极向国务院反映,并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对接,争取政策支持。目前,已向有关部门积极建议继续给予民航企业金融信贷政策支持,建议通过中央财政加大对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建议保障地方政府对机场项目的配套资金投入,建议优化三大航资本结构、缓解航空公司债务压力等。此外,民航局也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建议将包括保洁人员在内的民航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纳入当地应检尽检的免费检测范围,以减轻机场负担。目前这些建议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均表示理解并支持,有的已在落实之中。


2.投资3700亿打造临空经济,广州发布“两步走”路线图
9月14日,记者在《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规划》将于近日印发实施。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州将基本建成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并列出了99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3700亿元。


image.png

“十四五”时期,广州市将如何推动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临空经济是指依托大型机场,在机场周边形成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体系,承担着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广州空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冯志坚表示。
发展临空经济,广州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我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2020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一,货邮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球前列。
如今,广州临空经济的发展已从全国瞄向全球,《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际先进、功能完善、绿色生态、产业高端的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基本建成。临空经济增加值超1000亿元,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超1000亿元,空港跨境电商国际枢纽港商品货值超3000亿元。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50万吨。“港产城”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空铁融合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初具雏形。到2035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枢纽港,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球的更高质量发展的国际航空城。
如何推动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冯志坚在介绍《规划》的重点任务时提到,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空港。广州将进一步拓展白云机场航线网络,形成东南亚4小时、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建设集机场、高铁、城际、地铁、公路于一体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此外,《规划》还在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重要任务。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空港。加强航空电子核心技术、无人机关键技术、航空材料技术、精密制造及装备技术的研发攻关,促进高端航空技术民用化和产业化。搭建“粤易通”大宗贸易平台,促进数字经济引领发展,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设智慧机场、智慧口岸等,为广州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树立“大空港”发展思路,构建“一核六区、一轴三圈、多点联动”的临空经济空间布局。以白云机场为核心,建设六大功能区;贯通新老白云机场的南北带状走廊,打造临空商务轴;辐射机场周边区域,形成空港核心区、紧邻空港区、空铁融合区三个圈层。联动中新知识城、白云新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增强临空经济圈与周边重大平台联动发展,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构建“43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打造空港枢纽经济新高地。重点发展现代航空物流、航空维修、通用航空、航空服务保障四大航空核心产业,积极发展高端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三大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商贸会展、金融服务、商旅文创四大临空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临空经济发展典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连通内外实力。推进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构筑客货联动、多式联运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六横七纵”的高快速路网。加快空港城市和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临空区域辐射,建设机场商圈和空港商圈。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的临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广州门户枢纽新形象,打造空港新城。进一步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打造具有空港特色的城市第五立面,树立空港新城建设管理标杆。加快城市更新,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模式新路径,建设国际空港小镇。打造生态地标,形成西有花都湖湿地、东有流溪河、北有王子山脉的山水相依临空绿色生态画卷。
加快政策创新集成,打造综合保税区国家级新标杆。加快推进机场综保区三期围网建设,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先进园区,建立自由化、便利化监管制度服务体系,建设全国一流综保区。建设“保税+”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跨境电商国际枢纽港建设,构建完整产业链和最优生态圈。打造创新引领、服务功能完善、高端要素集聚、带动周边产业升级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标杆。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创建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推进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广州北站改扩建、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优化白云机场、广州北站、大田-大朗片区交通规划,加快空铁一体化枢纽及空铁联运体系建设,打造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重要经济及交通交汇点。发挥空铁枢纽的顶级流量优势,大力发展流量经济、流通经济、门户经济,推动枢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空铁都市核心,打造广州北部新城,推动广州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平台,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力。
持续深化改革,敢为人先、先行先试,优化空港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发挥“管委会+公司”制度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广州空港委下属国有企业。优化航空运输市场环境,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全球投资优选地。
此外,《规划》还提出三方面的保障措施,并列出了99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3700亿元,以推进目标实现和任务落实。


1.《促进顺义区航空货运发展的若干措施》七大亮点详细解读


《促进顺义区航空货运发展的若干措施》
按照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整体部署,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管委会聚焦政策创新、功能突破、平台打造、产业聚集工作方向,完善顺义区航空服务政策功能体系,研究制定了《促进顺义区航空货运发展的若干措施》,填补了北京市与顺义区在航空货运政策方面的空白,提升了市区航空货运领域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目前,《若干措施》已由顺义区政府印发实施。
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提升运力
鼓励在顺义区内新设立基地航空货运公司,投放运营3架以内全货机的,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自第4架起,按每架40万元的标准,一次性给予叠加奖励。注重扩大首都机场航空器规模,提升航空货运实际运力。
抓住重要主体,着力提升货量
对在顺义区注册的自营货运、三方货代、四方平台等航空货运主体,根据货量增长幅度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标准为:以全货机或“客改货”形式实现进出港货量总量同比增长的,根据增长幅度给与每公斤0.5元至1元的奖励。以客机腹舱形式实现进出港货量总量同比增长的,根据增长幅度给与每公斤0.3元至0.8元的奖励。以此促进顺义现代制造、智能制造、高端制造配套发展,同时吸引外地供应链实现聚集、促进外阜货物来京配舱出口。
抓住航权资源,扩大第五航权
支持航空公司在充分利用第三四航权的同时,发展首都机场第五航权,对以第五航权实现中转联运的货量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同比增量500万公斤以内的部分,每公斤奖励0.5元;500万公斤至800万公斤的部分,每公斤奖励0.8元;800万公斤以上的部分,每公斤奖励1元。该政策在吸引国际货量聚集增长的同时,还可促进相关航油、地服等中转产品和周边产业的发展,扩大市场机会,提升首都机场国际物流枢纽效应。
抓住科技创新,建设智慧园区
企业建设国际集散仓和国际中转仓,开展国际物流集散和中转业务的,对企业在安全、环保、分拣、运输、信息智能方面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实际投入支付总额的10%给予一次性补贴。注重支持货运信息化平台建设、货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支持航空货运软硬件环境的优化、提升与奖励。
抓住消费升级,促进跨境进口
对企业利用保税仓储、保税备货等模式开展国家五类进口商品(进口水果、植物种苗、食用水生动物、进口肉类与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业务的,凭海关报关单给予年进口额500万美元以上部分0.15元/美元的外贸贡献奖励,每家企业最高不超200万元。对企业建设冷链仓库、加工车间、智能设备等项目开展保税分割、鲜切、分装、追溯等业务,给予项目主体审定投资总额50%的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最高不超300万元。鼓励整车进口口岸、平行车进口口岸发展,对企业车体运输仓储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抓住双碳政策,实现绿色发展
鼓励实施节能减排、碳中和等技术创新措施,加快航空货运产业能源优化升级。对企业新建仓储设施同步设计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或现有仓储设施屋顶实施光伏发电改造的给予首年用电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元。对企业在首都机场红线范围内利用“油改电”等绿色清洁能源方式进行地面作业的,对其当年新购置绿色清洁能源作业车辆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支持货机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
抓住关键节点,优化提升环境
全力提升航空货运产业营商环境,协助企业申报北京工作居住证、公租房、APEC商务旅行卡,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按贡献进行一定比例的奖励;协助企业协调海关提升通关查验时效,共同促进单一窗口便利化;协助企业协调空域管理部门落实航班时刻;支持首都机场增加安检设施设备、提高安检效率。
2.长春至法兰克福货运航线正式通航——开启东北地区中德货运空中通道先河
9日23时30分,一架俄罗斯北风航空公司波音777客改货机满载货物,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起飞,将经停莫斯科飞往法兰克福。这标志着长春通往俄罗斯、德国的货运航线正式通航,东北地区与德国的首条经贸货运航空通道正式开通。


image.png

长春至法兰克福货运航线,是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一主”责任担当,服务“六双”协同发展,以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制定鼓励国际航空货运、客运航线运营的政策,全面启动对外开放空中通道建设的最新成果。由俄罗斯北风航空公司执行飞行的长春至法兰克福、长春至莫斯科货运航线是经国家民航总局批准开通的。

image.png

长春至法兰克福货运航线的开通为吉林省与德国在汽车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开启全面经贸合作提供了空中快捷物流通道,为东北地区与欧洲的国际经贸合作开辟新径。


航线从谋划到开航仅用时6个月,彰显了吉林省落实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心和新担当、新作为;彰显了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民航总局对东北振兴、开放的高度重视和全方位支持;彰显了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中俄经贸发展方面的魅力;彰显了长春市打造龙嘉国际机场东北货运航空中心枢纽决心、速度和效率。彰显了疫情防控期间在长春市政府的统筹下,长春海关、首都机场集团龙嘉机场、兴隆综保区、市卫健委等部门通力合作共克时艰的新担当。
航线开通对我国东北工业基地在汽车、装备制造领域与欧洲的合作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推进中欧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服务东北跨境电商业发展,促进中俄、中德经贸合作全方面多通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中欧合作破解疫情影响,加速国际服务贸易恢复性增长具有特殊的引领作用。
记者通过货物运营商了解到,此次运往德国的首班试飞货运航班满仓承载着我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抗疫物资医用测试产品试剂盒。
3.顺丰郑州航空转运中心启用


image.png

9月9日,顺丰郑州航空快件转运中心正式在郑州新郑机场启用,该项目启用后,郑州将逐步成为顺丰区域性航空枢纽。


顺丰郑州航空快件转运中心项目定位负责河南省航空快件直集+部分直散功能,是目前顺丰在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航空快件处理中心,总投资约7500万元。项目设计日吞吐量可达到400吨,年吞吐量可达到14万吨。
根据规划,郑州机场未来将成为顺丰区域性航空枢纽,形成辐射范围包括全国重点城市机场及部分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航线网络。
转运中心投运后,将具备河南省航空快件的直集和部分直散功能,单日最大快件处理能力40万票,能够同时满足10架全货机保障作业,将大幅提升郑州机场快件集疏效率和保障能力,将为顺丰在郑州打造全国区域性航空转运枢纽奠定坚实基础的开端。
顺丰集团是国内重要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是一家具有“天网+地网+信息网”网络规模优势的智能物流运营商,拥有对全网络强有力管控的经营模式,投入运行的自有全货机数量已达66架,是目前国内运营全货机数量最多的货运航空公司。


image.png

顺丰集团首席运营官许志君在启用仪式上介绍说,截至目前,顺丰在郑州机场有5条全货机航线在运行,2020年顺丰在郑州机场的货物吞吐量超6.5万吨,占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10%。


郑州机场是“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今年以来,尽管遭到暴雨、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但郑州机场的货运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态势,在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争当先行者,努力发挥了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
据了解,2021年前8个月,郑州机场累计完成货运吞吐量44万吨,同比增长了21%,在全国200多个民用机场行业位次排名中,稳居第6名,其中国际和地区货量占75%,同比增长34%。


(一)国内资讯

1.东航海南分公司落户三亚


东方航空成立海南分公司,基地设在三亚,拟投放50架运力。


image.png

9月16日,东方航空海南分公司揭牌成立。揭牌仪式上,东航进一步贯彻落实2020年6月13日与海南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三亚市人民政府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签署企业入园协议。


根据协议,新成立的东航海南分公司总部将设在三亚,并进驻崖州湾科技城,全力打造成为海南主基地航空公司,为海南自贸港搭建起连通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
据了解,近年来,东航把海南作为东航新时代市场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速在海南的战略资源投入,重点围绕枢纽连接发展海南市场,航线已通达海南岛内海口、三亚、琼海全部3个民航机场,2019年在海南的年旅客运输量近300万人次。
截至目前,东航旗下运营的客货运飞机组成的现代化机队已经达到750架,2019年的旅客运输量1.31亿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146.92万吨,拥有全球最年轻的机队,同时也是全球第七大航空公司。


image.png

海南分公司的成立,将把海南航网更有力地融入整个东航连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1036个目的地的航线网络布局之中,提升海南地区航空客货运输的全球通达性,有力推动自贸港相关产业高速发展。


据了解,东航将在海南持续加大运力投入,不断优化航线网络,计划在海南整体投放飞机50架左右,全方位拓展海南至全国、全球航线网络,打造海口、三亚精品快线。
2.重大突破,湖南航空获国际航协IATA NDC最高级别认证
近日,湖南航空获得国际航协(IATA)颁发的NDC(New Distribution Capability,新分销能力)最高等级Level 4认证,成为全球首家完成最高协议版本21.1认证的航空公司。标志着湖南航空在NDC标准应用、相关业务生态圈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跻身NDC领域技术领先的航空公司之一,这也是湖南航空借助信息化技术助力公司业务创新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image.png

湖南航空获得国际航协(IATA)颁发的NDC最高等级Level 4认证(图片由湖南航空提供)


NDC(New Distribution Capability,新分销能力)是国际航协力推的航空旅行业零售转型的项目,旨在通过开发、普及一套互联网XML语言的数据标准,建立一个全新的直连分销生态系统,增强航司对分销渠道的控制力。国际航协NDC认证的目的是检验航空公司、代理人、IT供应商接收和传输NDC消息的能力。湖南航空本次认证的Level 4级别是国际航协2021年推出的NDC认证最高级别。NDC Level 4认证是完全的Offer(产品)和Order(订单)管理,除查询、预订、支付出票外,还包含了自动退改签、不正常航班通知等业务环节对NDC的应用,标志着湖南航空具备行业领先的NDC实施能力。
湖南航空自2019年数字化系统自建以来,充分参考NDC@Scale各项要求,汲取NDC传达的全新理念,建立了一套数据标准化、产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营销精细化的销售平台体系,旨在全方位增强湖南航空销售、服务能力,为公司互联网+精品航空战略夯实基础。目前,湖南航空自主研发的销售平台基于NDC 21.1实现,将机票查询、预订、退票、改签、支付等功能进行标准化和流程化升级,为湖南航空的合作伙伴提供统一、标准、开放的标准API,使得接入效率提升约60%,为湖南航空高效敏捷的零售生态赋能。与此同时,湖南航空NDC新增辅营产品、旅游产品、机+X产品功能,结合湖南航空用户画像和大数据储备,实现产品精准投放及预约差异化管理。
在NDC的实施过程中,湖南航空与国际航协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到全球化航旅产品零售标准的构建中,共同为全球航旅产品零售化事业而努力。未来,湖南航空将加大销售平台研发投入,巩固已有NDC研究成果,探索更加全面、深层次的航空数字化应用,强化自身零售能力的同时,为旅客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地产品与服务,提升湖南航空的品牌价值。
3.大连机场与春秋航空签署合作协议 打造国内前往日韩中转枢纽
大连机场集团公司与春秋航空股份公司15日在大连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合作协议,春秋航空将加大在大连运力投放,开通大连至日韩及东南亚国际航线,将大连打造成为国内前往日韩的中转枢纽。
根据合作协议内容,春秋航空将加大在大连运力投放,2021年冬航季在大连运力数量达到5架,至2023年夏航季运力数将达到10架,进一步完善大连机场国内航线网络。
同时,开通大连至日韩及东南亚国际航线,将大连打造成为国内前往日韩的中转枢纽,推进大连市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连机场将在时刻、服务、保障等相关方面给予春秋政策支持。
据介绍,春秋航空是中国首家真正意义上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近年来,春秋航空持续深耕大连航空市场,以在大连年运输旅客50万人次的业绩,成为大连机场重要的合作伙伴。
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说,大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此次通过与大连机场的合作,春秋机场将加大在大连运力投放,并在大连设置基地停放飞机,并开辟更多航线,吸引各地旅客来大连,为大连经济发展和东北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大连机场集团公司董事长杨加东表示,大连机场作为我国东北腹地和环渤海地区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近年来,大连机场不断加快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建设步伐,此次春秋航空与大连机场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大连机场和春秋航空的长期合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国际资讯
1.2020全球航司辅收占比提升
2020全球航司辅营收入大幅下滑,但辅收占比有所提升。


image.png

近日,全球知名咨询公司IdeaWorksCompany&CarTrawler发布了2020全球航司辅营收入报告。报告指出,辅营收入是2020年全球航司财务方面取得的唯一亮点。


报告称,2020年全球航司的旅客量及收入减少了超过50%,但是绝大部分航空公司都生存下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在灰色的2020年,辅营收入的积极表现为行业提供了急需的支持。
该报告调查了全球75家辅营收入表现优异的航空公司,这些航空公司占到了IATA全球航空旅客量的68.9%。这其中有73家航空公司参与了2019年的调查报告,2020年其辅营收入下降了347亿美元。


image.png

辅营收入TOP10


虽然2020年全球航司总的辅营收入大幅下滑,但是一个关键的指标有很大的提升:辅收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有50家航空公司的占比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总体来看,这75家航空公司的辅营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重为14.6%,而2019年的数据为12.1%。


image.png

辅营收入占比TOP10


其中,威兹航空(Wizz Air)、美国精神航空(Spirit)、Viva Aerobus以及忠实航空(Allegiant)的辅收占比已经超过了50%。威兹航空的辅收占比达到55.9%,打破了2018年Viva Aerobus航空公司47.6%的记录。
这主要是因为疫情期间机票价格下降,而行李托运、选座等菜单式服务的转换率提升,且航空公司并没有降价。
每客辅收是另一个关键指标。疫情导致航空旅客量急剧减少,一定的辅营收入都极大影响这一指标、2020年每客辅收由2019年的21.56美元增长到了25.33美元,增幅接近4美元。


image.png

每客辅收TOP10


行李收费仍是菜单式服务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以美国11家主要航司为例,除了忠实航空外,其余10家航司的每客行李收入较2019年都有大幅提升。
超级低成本航空(忠实航空、精神航空、边疆航空及Sun Country)的增幅没有其他网络型航空公司高,但实际上其每客行李收入已经是很高的水平。


image.png

美国航司行李收入


达美(21.5%)、美联航(29.1%)、阿拉斯加航空(33.1%)等网络型航司的每客行李收入增幅很大,说明了疫情期间其采取了更加有效的营收措施。不过疫情下商务客大幅减少、休闲客比重增加可能是关键的因素。
选座、更大座位空间等服务收入比重及每客收入也有所增长。2020年期间对航空公司高管的调查显示,疫情之下,旅客对于能够快速下机的前排座位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具有额外空间的座位也更显价值。
2020年常旅客项目是关键的收入来源,因为其与飞机运行和旅客流量没有直接关系。大型常旅客项目的联名信用卡——尤其是美国航司的常旅客项目——可以基于客户每天的消费带来收入。


image.png

2020常旅客项目收入


2019年美国5大航司(阿拉斯加、美航、达美、美联航、美西南)常旅客项目收入达195亿美元,每客收入25.71美元。其中超过90%是源于联名信用卡项目。202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11亿美元,但是每客收入增长了46.4%,达到37.64美元。
中国航司表现
该报告中也包括部分中国航司的辅营收入数据。
2020年中国国航辅营收入2.31亿美元,占总收入比重为2.3%,每客辅收3.36美元。其中,国航“凤凰知音”常旅客项目收入2.17亿美元,每客收入3.16美元。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底国航手机APP用户量达到1230万。
东航辅营收入1.89亿美元,占比2.3%,每客辅收2.53美元。
南航辅营收入2.24亿美元,占比1.7%,每客辅收2.31美元。其中“南航明珠”常旅客项目收入1.69亿美元,每客收入1.74美元。